< 返回
西门子贿赂案中的“毒品”恶果

像戒毒一样封杀商业贿赂

毒品让人产生的暂时性幻觉享受是以摧毁人体免疫系统为代价的,商业贿赂确实能够为企业带来暂时的虚假繁荣,但它有时会成瘾,更可怕的是,如果不彻底根除,它会慢慢取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个失去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如同一个被摧毁免疫系统的人,所以一个渴望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企业,必须像戒毒一样封杀商业贿赂。

案例:

“我们怀疑西门子部分地区经理通过空壳公司和伪造咨询合同从总部套取资金,这些巨额资金被用在争取订单过程中进行商业贿赂。”2006年11月15日,德国西门子公司总部突然遭受了包括警察、税务稽查员和检察官在内200多人的搜查。

在这次行动中,共有6名西门子前任和现任职员被逮捕。这家有着159年历史的企业将面临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打击。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西门子公司的商业贿赂丑闻案例,看看竞争策略漏洞对企业造成的危害。

事件经过:

2003年,意大利博尔扎诺省检察机关对一起封存多年的商业竞标案件展开调查。

意大利检察机关在调查取证中发现:西门子公司涉嫌向一个由意大利邮电部前监察长朱塞佩·帕雷拉拥有的波多黎各公司转账总计1000万德国马克。随着调查的深入,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与意大利国有电信公司意达泰尔合作订单中胜出的原因越发可疑了,这起1994年的竞标令人遐想的空间很大。

由于西门子公司总部在德国,意大利检察机关向德国检察机关请求协助调查。

在德国检察机关接手该案件调查之后,西门子公司的高层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西门子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人员试图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正是由于这些措施为德国检察机关提供了关键的线索。

西门子公司通过瑞士德雷斯顿银行苏黎世分行将公司账户中的1000万欧元转移到一个账户时,银行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个可疑账户,随即银行通知了德国司法机关。德国司法机关果断决定搜查西门子公司总部,德国检察机关在调查中发现:尼日利亚军官和政客在1995年~1999年期间,曾得到西门子公司奥地利的赖夫艾森银行转账的大约7000万欧元的商业贿赂。

涉案金额:

该案已查明的涉案金额目前已达4.2亿欧元。

涉案人员:

菲尔德迈尔(西门子公司董事、高级经理)已经被捕。

涉案地区:

该案目前已经涉及到尼日利亚、印尼、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多个国家。

最新进展:

2007年2月,美国司法部对西门子公司可能涉及4.2亿欧元的贿赂丑闻展开调查;

2007年4月23日,西门子公司监事会主席、第十任ceo冯必乐宣布辞职;

2007年4月25日,西门子公司第十一任ceo克劳斯·克莱因费尔德宣布辞职;

全球西门子:

成立时间:1847年。

全球总部:德国柏林、慕尼黑。

雇员总数:461000名。

企业属性:全球最大的电气工程和电子公司之一。

业务领域:信息通信、自动化控制、电力、交通、照明、医疗系统。

销售区域:全球190多个国家。

机构数量:600家工厂、研发中心、办事处。

年销售额:754.45亿欧元(2005年)

年净收入:30.58亿欧元(2005年)

中国西门子:

投资总额:150亿人民币(截止2006年9月30日)

年销售额:504亿人民币(2006年)

雇员总数:43000名。

机构数量:70多个企业、60多个办事处。

案例点评: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经过工业文明的洗礼,其司法建设和法制环境都非常完善,德国西门子公司又是全球最大的电气工程和电子公司之一。可是我们还是看到“贿赂门”对这家全球标志性企业带来的恶劣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如果德国西门子公司会使用商业贿赂这样最卑劣、最原始的手段来获取商业利益的话,那么正在逐步完善法制建设的中国,也会大量存在这种问题。

2006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了9582件商业贿赂案件,涉案金额15亿元。

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企业家已经把商业贿赂当作国际惯例,有人还把它当作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许多企业家对因商业贿赂而锒铛入狱的看法是“肯定是又得罪谁了”、“还是后台不硬”、“谁让你一人独吞了”、“这是黑吃黑”,有些企业家甚至私下相互交流商业贿赂的技巧。

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犯很多错误,有的错误是可以随时改正的一般错误,而有的错误是不能犯的基本错误,商业贿赂就是永远不能犯的基本错误。

[1]